身邊有很多財務人員會問,公司制度規定每月月底發放工資,那根據收付實現制,是不是可以直接借記“管理費用”科目,貸記“銀行存款”科目就可以?還是說一定要通過“應付職工薪酬”核算才可以?關于這類問題,本文將為你答疑解惑。
一、應付職工薪酬到底核算哪些內容?
應付職工薪酬是企業根據有關規定應付給職工的各種薪酬,按照“工資,獎金,津貼,補貼”、“職工福利”、“社會保險費”、“住房公積金”、“工會經費”、“職工教育經費”、“解除職工勞動關系補償”、"非貨幣性福利"、"其它與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相關的支出"等應付職工薪酬項目進行明細核算。
二、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有哪些?
企業應當通過“應付職工薪酬”科目,核算應付職工薪酬的提取、結算、使用等情況。
職工薪酬核算的兩個步驟:
①、確認應付職工薪酬,貸方登記分配計入成本費用項目的職工薪酬的數額;
②、實際發放應付職工薪酬,借方登記:實際發放的職工薪酬的數額。
三、發放工資繳納社保怎么進行會計處理?
1.計提次月工資以及社保費用時:
借:管理費用(管理部門人員的職工薪酬)
銷售費用(銷售人員的職工薪酬)
生產成本-直接材料(生產部門人員的職工薪酬)
-直接人工(生產部門人員的職工薪酬)
-制造費用(生產部門人員的職工薪酬)
研發支出(研發費用支出)
在建工程
貸:應付職工薪酬-工資
-社保(對應“管理費用”)
2.實際發放工資時:
借:應付職工薪酬-工資
貸:銀行存款等
應交稅費——應交個人所得稅
3.支付社保費用時:
借:應付職工薪酬-社保
貸:銀行存款等
*部分公司會同時承擔個人繳納的社保部分,會計處理如下:
借:管理費用-社保(公司承擔部分20%)
其他應付款-社保/代扣代繳個稅(個人承擔部分8%)
貸:銀行存款等
四、工資為什么需要通過“應付職工薪酬"科目核算?
1.最直接的原因是從“應付職工薪酬”可以反映出企業每月發放的工資總額,在申報年度所得稅時能夠直觀判斷工資限額是否超過規定標準,若發現超過標準的情況,便于及時調整。
另外,可能在當期損益科目的二級科目中同樣核算工資項目,如果沒有通過“應付職工薪酬"科目計提,在申報時需要逐一從明細分類賬中找出匯總,降低工作效率。
2.匯總統計職工薪酬的累計發放金額,賬面直觀反映出截止到某一時點公司實際發出工資總額、應發工資總額等數據。
3.在計算職工福利費、職工教育經費、工會經費以及五險一金的具體數字時,需要以工資這一項為核算基數,便于計提核算。
4.通過比對計提工資金額和實際發放工資金額的差異,往往是計提金額大于實際發放金額,若發現企業在管理過程中是否存在透支發放的情況,應及時調整。
訂單提交后,10分鐘內,我們將安排工作人員和您聯系!
梅州正穗財稅服務網
聯系:洛先生
熱線:400-600-5982
Q Q:2850214222
地址:廣州市天河區珠村東環路113號正穗大廈三樓C202房